短视频特训营

Hi, 请登录

卡卡直播视频 标题的2种底层逻辑,没人讲清楚过

标题的2种底层逻辑,没人讲清楚过

01 为什么要讲写标题?1. 今天虽然看起来讲的是标题,但本质上讲的是营销

写标题是一件很小的事,但它带来的影响却很大。

营销在塑造预期,标题也是。

如果说内容是0 ,那标题就是内容前的1,虽然区区不过十几个字,但在整个营销环节里,标题是营销的第一步,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。

要不要点进去?用户第一眼就是看标题;有没有需要?用户第一眼也是看标题。

懂了写标题的套路,在某种程度上,你就可以控制他人的预期,进而有了影响后续行为的可能。

2. 因为它太高频了,小事足够高频,也会成为大事

我们做内容产品,做得最多的一件事,就是写标题,特别是写课程大纲,章节标题、课程标题、细化标题,一套课程下来,少说都要写四五十个标题,每做一门新课,都要重新构思,是真麻烦。

花时间不说,最难受的是没人敢打包票说标题到底好不好,找学员测试,也得内部先推举AB两个版本出来。

不仅做课要写标题,写文章、写书需要,做短视频、写直播更需要。

为了不把大量精力重复花在写标题这件事上,所以我不得不思考,写标题有没有真正的标准?

3. 是谁出的题,这么难,到处都是正确答案?

其实网上有很多写标题的方法,但“正确答案”太多了,反而让人不知道用哪个版本:

看来看去,你会发现,网上的很多方法只是“局部正确”,换一个使用场景,换一个主题,换一个产品,方法就失效了。

有没有系统的方法或评判标准?

02 注意力的两个规律

以终为始来看,标题的最大目的就是吸引注意力。想要吸引注意力,就要顺应我们大脑注意力的规律,而这点实际上脑科学早就给出答案了:

我们的注意力,对【变化】和【利弊】格外敏感。

因此,针对这两点规律,标题也是分两种类型的:

这两种标题的写作逻辑是完全不同的,不同的内容,要根据不同的逻辑去写标题。

我们先来看看,兴趣型标题。

03 兴趣型标题

兴趣型标题是利用大脑对【变化】的敏感特性,在讲什么是兴趣型标题之前,有必要先和大家讲一下,为什么我们的大脑会对变化感兴趣。

1.【变化】怎么影响我们的注意力?

想象一下,如果你要在街边开一家店,取一个怎样的店名(它也是一种标题),才会有更多人注意到你的店?

最近有这样一家店,因为店名而火到了网上,原先这家店店名叫“三和记炭火烤肉”,生意不温不火,最差的时候,一天只有一桌客人,营收130元。

由于店门前有棵树挡住了大门,时不时要和找不到门店的网上订餐客人解释,店在哪里。

有一天店主突发奇想,不如就叫“被树挡住的烤肉店”吧?

结果因为「不正经」的店名,以及抢眼的门牌颜色,这家店迅速吸引了大众,成为「网红」打卡点,排队都排不上。

标题的2种底层逻辑,没人讲清楚过

标题的2种底层逻辑,没人讲清楚过

看完这个案例,我们来做一个小调查:你觉得什么样的东西更吸引你的注意力?

受刚才的那个案例的影响卡卡直播视频,我猜你的答案是B,不熟悉的东西更吸引注意力——因为“被树挡住的烤肉店”根本不是店铺的一般叫法卡卡直播视频,这种店名叫法很陌生。

如果是这样,那我们再换一种情境看看:

假如有一天,你去到一个完全不熟悉的城市旅游,在这个城市的街道上,所有的店招牌设计,都是你从来没见过的,店名你读都读不出来。

这个时候,路边有一家老乡鸡,是你熟悉的老乡鸡店牌,你的注意力会先被这家店吸引吗?

会,对吧?

如果有一天,你回到自己的房间,假设你已经在这里住了很久,很了解房间的布置,这个时候桌上多了一个没见过的陌生物品,你的注意力会不会先被这个陌生的东西吸引?

也会,对吧?

换成你第一次去朋友家做客,你朋友家里的每一件布置你都完全陌生,但是桌上有一个你很熟悉的摆件,因为你的房间也有一个相同的,你的注意力会不会先被这个熟悉的摆件吸引?

还是会,对吧?

所以真正吸引注意力的是什么呢?

既不是熟悉,也不是陌生。

真正吸引大脑注意力的是【变化】本身,是【不同】。

一个物体如果与背景、环境不同,对我们的大脑来说,也就意味着它可能会包含新的信息量,那它就会格外吸引我们大脑的注意力,让大脑想要去了解它。

鹤立鸡群也是这个道理——我们会先注意到鹤,忽略掉鸡。

这也是大家看到一家不寻常的店招牌,会想进去一探究竟的原因。

2. 兴趣型标题的逻辑

论标题吸引力,真正的鼻祖其实是新闻。很多新闻事件,哪怕平铺直叙,也有很多人乐意点开去看,大家都心知肚明,新闻一定是新内容。

但是自媒体哪有那么多的新内容,大部分都是旧闻,所以常常在标题里用语法和修辞,让一件大众熟知的人、事、物,看起来和原有认知不同、有变化,塑造里面有新信息的预期,从而让人对标题下的内容产生期待。

这是自媒体惯用的标题写作逻辑,也是接下来要介绍的第一种写标题的逻辑(如果你对自媒体的标题逻辑很熟悉了,可以直接跳过,看第二种逻辑)。

这种不同的感觉越强,带来的信息量越大,越能让人产生:点开看可以获得新认知、新经验、新信息的预期。让大脑产生兴趣,不自觉地点进去一探究竟。

这种标题,也被称为兴趣型标题。

典型做法有哪些呢?

3. 兴趣型标题怎么写?

1) 对比、反差

通过标题的前半句和后半句对比,前半句建立一个认知,后半句再来打破这个认知,前后进行对比,突出不同,让人产生里面有很大信息量的预期。

比如今年中秋节,有一家精神病院的月饼价格被炒到了千元,本身这个事件已经很独特了,通过对比,还可以进一步放大这种不同:《今年三成糕饼店闭店了,精神病院的月饼却被炒到1000元》

比如,本身就是一个人出狱的事件,如果这个人本身无名的话,写他出狱很可能没人看,普普通通的人,想要写出信息量怎么办?

换成对比的表述,马上就能提高兴趣:《他剃了19年的寸头,现在终于可以蓄发了……》

拿过去和现在做对比,突出变化:19年,为什么之前不能蓄发,现在才可以,到底发生了什么?

2)颠覆

颠覆以往认知。

《谈感情,伤钱》

我们都听过谈钱伤感情,谈感情伤钱是什么后果?

《男人,不过是进化失败的物种》

你肯定一脸问号:男人什么时候成为失败的产物了?

这类标题专门颠覆以往的认知,大家都以为的常识是这样的,但我偏偏反着来,而且越是常识,颠覆起来的标题也越吸引人,当然前提是你的内容能够自圆其说。

3)转折、悬念、留白

前半句先透露一个爆炸性的信息,给你一个新认知,后半句戛然而止,或先说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旧认知,但后半句透露还有更爆炸的信息,不给解释,让你的心跟着悬而未决,好奇心被提起来,里面肯定还有更大的信息量!

《瑞幸「正式复活」,除了花12亿“摆平”财务造假,还有故事……》

——花12亿摆平财务造假,惊不惊爆,已经是新认知了,但还有更劲爆的在后面。

《我们只看到滴滴被下架,却没看到其背后的运营有多可怕……》

——滴滴被下架是大家都知道的,但还有更多内幕是你不知道的。

4)反问

反问有两种:

把答案显而易见的事,拿出来反问,不是你疯了,就是我见识少了,赶紧点进来涨涨见识。

5)效果短句,突显信息量大

我们以前常见的UC震惊体,就是这类标题的典范,用一个词或短句概括观后感,来凸显看完文章的效果,营造信息量超大的预期。

但这种标题,看得多了,大家已经对它建议了预期:知道都是标题党故意夸大,反而认为它没什么信息量,所以不点。

6)用数字强化效果

《震惊!机场重复使用鼻拭子,超9000人受影响》

——和效果短句一样,用数字,同样也能强化影响效果。

除了这些之外,还有很多小技巧,我这里就不再啰嗦,要收集,网上其实有很多,比如:

标题的2种底层逻辑,没人讲清楚过

做一个小结:

兴趣型标题的写法,就是选择一个被大众熟知的人、事、物,通过语法和修辞,刻意突出变化和不同。

塑造一种“里面的内容,和你原来知道的不一样”的预期。让你觉得,这里面的内容是你没看过的,是不同的。

写推文的时候,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选题,这个选题就是找到一个大众熟知的人、事、物;越被人熟知,我们在标题里颠覆起来,就越容易吸引人点击。

这也是热点事件成为自媒体香饽饽的原因,热点事件一定是大众熟知的,更何况还能增加算法曝光。

兴趣类标题,修辞的目的就是塑造“这个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”的预期,吸引他点进来。

所以,如果想要判断某个标题预期塑造得合不合格,你就问自己一句,这个标题看完,你能大概猜到它会讲什么吗?

如果你已经猜到它会讲什么(哪怕只是你以为的,但实际并不是),那你肯定不会点。

7)一些错误的做法

比如,前几天看到我们新媒体部门在做标题投票,在里面看到了这几个标题,打叉的几个选项,在标题里直接公布答案,悬念就没了。

宁静到底说了什么金句,直接说出来,谁还点开看呢?

标题的2种底层逻辑,没人讲清楚过

兴趣型标题的套路,只是一些语法和修辞的技巧,用力过猛就很容易制造信息量很大的假预期,骗我们下意识点击,读者看完标题产生的预期是B,读完文章才发现是A,成为标题党。

但是我们写书、做课、做干货分享的标题,不能标题党,毕竟是要付费或有参与成本的,给用户的预期是A,那交付的内容就必须满足预期,否则就要面对售后问题。

04 需求型标题

前面也说了,我们的注意力对变化和利弊格外格外敏感。上面的那些方法,全是塑造【变化】,另一套写标题的逻辑,是利用大脑对【利弊】的关注特点写标题,这套逻辑才是真正与产品、营销相关。

1. 需求型标题的逻辑

写标题的第二种逻辑,是在标题里刻意强调【利弊】。利弊越大、越相关,越让人想要点开看看,怎么获得这些利益,规避这些损失,找到某个解决方案。

这类标题,它们激发的是人的需求,而不是兴趣。用户更容易为需求买单。

因此,这种写标题的逻辑,尤其适合干货类文章、有参与成本的内容和付费内容产品,比如说课程大纲的标题、直播分享的主题。

我们统称为需求型标题,因为这类标题下的内容,通常都是为了满足读者的某类需求。

2. 需求型标题怎么写?

接下来,我以课程标题为例,讲解需求型标题怎么写。很多人在写课程标题的时候,经常有这种感觉:

其实一个吸引人的课程标题,和修辞、文笔关系不大(太华丽反而可能让人看不懂)首先,我们要明确一下,对于一套课程,好标题起到的作用是什么?

其实1234全都是,这四个作用,共同的目的是什么呢?

就是为了让课程更好卖,标题也是一种营销手段,不信你问问自己,买课买书的时候会看大纲吗?

既然我们知道了课程标题要有这四个作用,那怎么做呢?

有什么办法让标题发挥这些作用?

我们来看这几个大纲:

1)第1类标题:

2)第2类标题:

3)第3类标题:

大家可以根据我说的结论观察一下是不是。

第1类标题能不能体现内容的专业性?能吧,全是专业词汇,如果还是讲这些内容,你还有比专业词汇更专业的叫法吗?

第2类标题能不能展示学习效果,你看完标题后知道学完这节课能达到什么效果了吗?

第3类标题有没有告诉你,学完这节课,你能解决什么麻烦?是不是都有?

这3类标题分别对应了知识点标题、效果标题、场景痛点标题这3类课程标题。

标题的2种底层逻辑,没人讲清楚过

大家注意这张图里我标蓝的部分,

这些都是这节课的知识点。

快速清除网络上复制的文本格式,里面的“快速清除”快速在文档中找到想要的图片,里面的“快速找到”一键撤销之前的操作,里面的“一键撤销”这些都是在描述这节课的学习效果。

网上复制的内容,粘贴后格式全乱了操作失误时,如何撤销文章换行后莫名其妙出现空白你会发现,蓝色标出来的字,全是描述遇到的麻烦和问题。

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大部分图书、课程标题通常就是以这三类为主。

知识点标题是最朴实的标题,很多图书大纲都是这样的写的,一方面体现专业性,另一方面也方便读者找到想看的知识点去翻找对应的内容,便于检索。

比如图书的大纲标题,通常都是知识点标题:

标题的2种底层逻辑,没人讲清楚过

(最早大家写标题都是这样写的,朴实无华)

效果标题,重点在于展示给学员,学习后有什么效果。比如学员如果对某个知识点并不了解,不知道它能干嘛,写知识点是没用的,展示效果反而更能吸引他。

比如很多人根本没用过PS,虽然想学,但是看到这样知识点的标题,绝对一脸懵。

如果改成效果标题呢?你更想学哪一个?

好,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,这样对比是看起来不一样了,但是我为什么要学“给老照片上色”啊?我又用不着?

这就是为什么还会有第三种标题类型的原因了。

场景痛点标题,就是解决“为什么学”的问题,直接重现你经常遇到的场景痛点,把这些问题再抛到你的面前:知道为什么要学了吧,因为你会在这样的情境下遇到这样的问题:

从网上复制内容,这是场景,粘贴后格式全乱了,这是痛点,多麻烦啊!

操作失误,这是场景,怎么恢复,怎么撤销,是不是痛点?

文章换行是场景,莫名其妙出现了空白,还删不掉,痛不痛?

到这里为止,我用三种课程标题:知识点标题、效果标题、痛点标题,大家知道知识点、效果、痛点,对于标题的作用了吧?

再来总结一下:

1)什么是知识点、痒点、痛点?

2)什么是有效的课程标题呢?

一个标题里面,只要具备知识点、痒点、痛点其中的任何一个,都是有效标题,如果标题里一个都没有,那就是自嗨的标题了。

3)课程标题的优劣怎么判断呢?

通常来说,痛点标题>痒点(效果)标题>知识点标题。

越是不需要用户思考、回忆和想象的标题,越快打动人。

这三类其实很好衡量,下面我们再来说一点复杂的标题,如果我们把知识点、痒点、痛点组合起来,效果会怎么样?答案就是效果更好,不信你看(以下标题是我写的或我改过其它课程的标题):

① 痛点(困惑、痛苦或麻烦)+痒点(效果)

② 知识点+痛点

③ 知识点+痒点

④ 知识点+痛点+痒点

讲到这里大家已经发现了吧,组合起来是不是更有感觉了?

4)爽点

这还没完,我

试看结束,如继续查看请付费↓↓↓↓
打赏0.5元才能查看本内容,立即打赏

来源【抖音特训营】自媒体,更多内容/合作请关注「辉声辉语」公众号,送10G营销资料!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有侵权/违规的内容, 联系邮箱jkhui22@126.com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相关推荐

评论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
  • 网址
二维码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