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. 发送内容
一条push呈现给用户的部分我们可以分为三大部分:标题、内容、图片(声音:一些推送可以定制个性化的声音提醒,如马蜂窝APP的鸟鸣声)。
其实可以看到:用户选择点击一条push视觉上只会首这三个因素的影响。
以下是主流push视觉展现最丰富的一条推送
我们可以看到,用户选择点击一条push视觉上只会首这三个因素的影响。
最开始一般只有一条短文案提醒,后来慢慢延伸出了内容之上还有一组加黑加粗的标题(快速抓住用户眼球),再后来推送附带图片、声音等富媒体的形式越来越多。
在抢占眼球的视觉经济今天,一条丰富展现形式的push一定程度上会比单一文案形式的点击率高,同样网易新闻的推送(1和3),带了图片在视觉上就会比不带图片的更抓眼球。
推送内容的优化
常规”标题党”一个普通的”标题党”,应该知道这两个文案技巧:傍大款和颠覆认知。
举个例子:
鸡尾酒会效应
很多关于推送优化的文章应该都有讲到一个叫“鸡尾酒会效应”的理论,指人的一种听力选择能力。在这种情况下,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人的谈话之中而忽略背景中其他的对话或噪音。
当我们和朋友在一个鸡尾酒会或某个喧闹场所谈话时,尽管周边的噪音很大,我们还是可以听到朋友说的内容;同时,在远处突然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时,我们会马上注意到。
类比到消息推送中,用户可以敏锐的从各类消息中筛选出和自己有关的信息并加以处理,而忽略哪些和自己无关的信息。
机智的运营们就借着微信、QQ等个人信息提示发明了各种“有人@ 你”、“您有一条新消息”的信息推送,企图引起用户更多关注。
这种方法在最开始的时候收效很大,但是经过一番轰炸,部分用户已经疲劳,甚至会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。
但是道理如此,文案包装的好购物中心运营分析,老套也能玩出新花样。
网易云可以说开辟了一个文案新风格吧:
用户敏感关键字
选择了半年多我发push的一些高打开率的文案,可以抓出其中的一些规律:带城市地标、数字有关、带有明星和网红店的打开率远高于平均水平(笔者在一家高端生活美食类APP)。
而打开率低于平均水平的文案有:
青旅、居民区小店、餐馆等关键字对我们APP的用户不是很感冒,和我们整个用户画像比较符合;在一段时间验证测试后,所以我以后也较少了这方面信息的推送。
所以不同的APP推送文案可以经过打开率的验证不断调整,对于新玩法可以大胆尝试。
笔者在和朋友聊天时就获得过ofo发了一条很奇怪的推送信息,结果打开率奇高。
但是这种都不是长久之计,偶尔为之是可以活跃APP气氛的。
3. 发送频率
工具型APP用户可能每天只打开一次,而社交型、资讯类APP会打开多次以上,这就是产品类型决定的使用频次差别。
用户心理有一个平衡值,恰到好处的消息推送频率会让用户不知不觉对APP形成依赖;反之超过心理平衡值会让用户关闭推送甚至卸载APP。
通常除了系统类消息意外,用户收到的push应该不超过一条(新闻除外)。
71% 的用户因为干扰性通知卸载APP:
4. 精细化推送
没有一条push可以精准的打中所有用户,所以需要精准化的消息推送策略。
根据用户类型划分:
浏览型、贡献型(对APP某个板块指标有贡献、如社区发帖、资讯评论、电商购物)、会员型(很多APP变现最后都走的一种模式)。
对于浏览型用户,可以多推送资讯相关的热门内容,优先满足浏览需求,在考虑向贡献型用户转化;对于贡献型的用户,可以推送更多激励信息如优惠券,签到提醒、评论消息等;会员型用户更多的则应该围绕会员福利优惠、会员专享进行推送。
值得注意的是:一旦按照用户类型划分,在粗旷运营的情况下很容易信息交叉,用户会收到多条push,一定要小心再小心。
根据用户场景划分:
每个人都希望能在出门前收到天气预报的提醒、在点餐前收到红包、在逛街时收到折扣消息,可见在固定场景下对用户有用的提醒是是十分重要的。
对于美食类APP来说,内容非常受限于地理位置LBS的影响。如果精细化推送到用户到达某个商圈附近,就会收到这个商圈的打折信息、新店开张、活动优惠等内容可以极大的促进点击。目前大众点评就有基于LBS的小规模试验。
来源【抖音特训营】自媒体,更多内容/合作请关注「辉声辉语」公众号,送10G营销资料!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有侵权/违规的内容, 联系邮箱jkhui22@126.com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